8月21日,重百新世纪超市旗下的新世纪超市垫江新城店里,顾客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。当天,该店以“品质店”模式调改后正式亮相。当前,我国正大力提振消费。重百新世纪超市“变身”,已探索出有效激发消费新活力的“新门道”。
零售变革推动商超转型升级
去年5月28日,新世纪超市渝北加州店经过调改重装后,以“生鲜+折扣”超级市集的形象回归大众视野。重百新世纪超市成为重庆本土首家做“折扣化”超级市集的大型商超。
此后,重庆百货按照“生鲜+折扣店”“品质店”“精致店”模式,稳步推进重百新世纪超市门店调改。截至今年8月21日,已累计调改了37家门店。
“我们围绕商品、购物场景和服务进行调改,推动超市从‘交易场所’变为‘社区生活服务中心’。” 重百新世纪超市营运总监龙燕介绍。
新世纪超市建新东路店,消费者在挑选蔬菜
首先是聚焦核心客群,重构商品与场景:通过消费数据分析门店周边核心客群高频需求,砍掉低效品类,做透核心品类;打破“纯货架”模式,针对社区家庭设置生鲜加工区、亲子互动区,面向上班族增加便当或快餐即食区域,面向老年群体开辟“平价惠民区”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。
其次是构建“店+仓”模式,门店商品缺货时可直接从“仓区”快速补货,从而缩短补货周期。
再次,是从“人工粗放运营”升级到“数字化精益管理”,实现降本提效。如,依托AI智能鲜度管理系统,生鲜商品晚间自动打折,实现“单品日清”,保障鲜度、减少浪费;生鲜品类采用“基地直采 + 门店前置仓”模式,减少损耗率。
据此思路,重百新世纪超市调改门店普遍采用“市集化”场景布局,新增烘焙专区与现制面点;增设便民服务区,配备微波炉、AI秤及冷冻冷藏设备,提升用户体验。部分门店还引入了“重百大食堂”,增强吸引力。
为何要进行上述调改?
“近年来,折扣超市、社区生鲜超市、会员仓储超市等线下新兴业态及线上零售势力,给传统商超造成了严重冲击。加之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,传统商超面临着巨大挑战。” 重百新世纪超市总经理周淼表示,“为应对这种挑战,我们只能不断变革创新,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。”
调改后门店客流、销售额双双大增
调改后,超市门店吸引力如何?消费者最有话语权。
8月22日上午10点,江北区,新世纪超市建新东路店人来人往,收银台前排起10余米长的队伍。65岁市民刘桂碧推着购物车,挑选了基围虾、藤藤菜、馒头等10余种食材和食品。
刘桂碧家与这家店只相隔200米,但在今年4月前,她买菜都是舍近求远,去距家800米的农贸市场。4月该店调改后,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。
“这家店改造升级后,东西品质更好,虽比农贸市场贵一点,但性价比高。” 刘桂碧解释。
说着,她从购物车里拿出包装好的藤菜。“你看,这蔬菜是从基地直采的,今天才到,很新鲜。”
重百新世纪超市调改后的精致生活馆(资料图)
在店内,包装蔬菜都标明了产地和上市时间,绿叶蔬菜都标注当天上市;海鲜区,基围虾活蹦乱跳。门店负责人称,很多蔬菜是基地直供,鲜活海鲜则是从沿海空运而来。绿叶蔬菜等保质期短的生鲜食材当日出清,不卖隔夜的。
这名负责人还介绍,距该店约500米处有一家农贸市场,以价格便宜的优势给超市带来巨大竞争压力,过去该店的客流量一直不太理想。今年4月9日,该店调改成“生鲜+折扣”店后,经营业绩迅速攀升:周一至周五,日均人流量超2200人次,比调改前增加约700人次。周末和节假日,日均人流量更是达到3000人次;日销售额比调改前增加近40%,带动全店今年1-7月销售额增长超30%。
这并非个例。据重庆百货近日发布的超市业态调改战报,今年上半年,重百新世纪超市33家调改门店累计新增客流53万人次,POS(销售点终端系统)销售额同比增长15%。公司计划,今年下半年再调改10-15家门店,明年调改力度会更大。
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,重百新世纪超市调改模式的本质,是服务消费驱动下的传统商超经营方式的迭代升级。这种商超自我革新,转型升级,对于零售行业探索激发消费新活力的新路径具有积极意义。
他建议,传统商超转型升级要出好成效,需要多方形成合力。从政府侧来看,要完善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,通过有为政府更好服务有效市场;从市场侧来看,要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发挥市场的风向标作用,激发消费新活力;从企业侧来看,需加强创新驱动,增强内生动力,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不断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,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。
(根据重庆日报报道整理)
文章来源:百年重百